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共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把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首,并以前瞻視野再次強調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這是我省強化創新驅動、補齊發展短板、實現換道領跑的突破口。近年來,我省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但與先進區域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存在問題
?。ㄒ唬┭邪l投入與經濟大省地位不匹配。2020年全省研發投入為901億元,位列全國第9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1.64%,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3.8%,這與我省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5位的位次極不匹配。我省創業投資和產業投資基金機構僅有200余家,不到湖北、湖南的一半,與江蘇、浙江等省相比差距更大。
?。ǘ┢脚_載體與先進制造業強省要求不匹配。我省工業規模居全國第5位,但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的平臺載體則嚴重不足。比如,全國已布局大科學裝置38個,而我省仍是空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數量不到全國的3%,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僅有113家,遠低于廣東(440家)、江蘇(437家)、山東(320家)等省份。
?。ㄈ﹦撔律鷳B與國家創新高地建設不匹配。我省創新生態建設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缺乏服務全省的創新策源地和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的創新鏈,現行科技管理體制機制仍有積弊,稅收優惠、資金獎補、項目實施、金融扶持、招才引智等綜合政策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
?。ㄋ模└叨艘嘏c人口大省優勢不匹配。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以高層次人才為核心的高端創新要素供給卻嚴重不足。目前在豫全職“兩院”院士僅有25名,占全國總數的1.4%;全省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僅為29.2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7.2%。全省在讀博士生總數尚不及西安交大或吉林大學1所高校。我省“雙一流”建設落后于江蘇、廣東、陜西、湖北等省份。
二、幾點建議
?。ㄒ唬﹦撔峦度敕绞?,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強省市財政科技投入統籌,切實把對企業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投入熱情。三是大力鼓勵風險投資,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支持省內龍頭企業設立創新創業風投機構。
?。ǘ┡嘤吣芗墑撔缕脚_,提高基礎研究水平。緊抓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契機,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高質量建設一批大科學裝置,高標準創建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發揮嵩山、神農種業、黃河等實驗室作用,創建國家實驗室或分支機構。
?。ㄈ嫿ㄒ涣鲃撔律鷳B,提升協同創新能力。一是建立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支持科技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加大“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力度。二是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大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協同創新,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創新鏈。三是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開放合作,構建鏈接國內外的創新生態圈。
?。ㄋ模﹥灮蒲畜w制機制,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一是著力進行科研管理創新,推動重大項目、基地、人才、資金等一體化配置,建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特殊調配機制,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二是加大柔性引才、項目引才力度,借鑒廣東等省在技術移民以及人才評價激勵等方面經驗,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人才管理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三是以“雙一流”大學建設為抓手,引進重點高校和提升本省高??蒲兴?,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