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貿區自2017年4月正式揭牌以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累計下放455項省級管理權限,完成159項總體方案任務,形成436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引領中部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4月,河南自貿區累計入駐企業9.48萬家,注冊資本1.11萬億元,鄭州、開封、洛陽3個片區入駐企業數分別是成立前的3.3倍、33倍和3.5倍。隨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的正式頒布,一系列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措施效果顯現,區域特色開放平臺發展態勢加快。
河南自貿區改革成績斐然,但在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區域協同發展有待加強,鄭州航空港區未列入自貿區范圍,相關聯動區建設緩慢,產業資源共享合力不夠。二是部分制度和政策效率不高,政策協同、事中事后監管等仍需強化。三是高端人才短缺,海外引才創新不夠,高端人才引進政策缺乏針對性,中端人才的獎勵措施力度小。四是在金融管理、信息化運用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為此,建議:
一、強化區域協同發展,優化自貿區空間戰略布局
一是積極推動將鄭州航空港區納入河南自貿區范圍,探索與鄭州航空港區融合發展,形成戰略疊加效應。二是加快設立河南自貿區擴展區域,積極推動將開放發展的重要功能區域納入自貿區范圍。三是支持全省符合條件的經開區、高新區等申建河南自貿區開放創新聯動區,加快推動開放創新聯動區建設,充分發揮自貿區制度創新溢出效應,推動產業資源共享、區域協同發展。
二、強化跨境投融資管理,提升外部資源的利用效率
一是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外債和境外放款登記管理,對跨境資金集中運營項下的外債和境外放款實行“一次性登記”。二是擴大新的政策紅利。允許跨國公司備案后直接開展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在相關資金結匯和支付使用時,無須事前逐筆提供真實性證明材料。三是取消合作銀行不超過3家的限制,取消企業在備案前“應明確外債、境外放款集中額度在各家開戶銀行的具體分配”限制。四是取消手工報表,通過電子化手段及時采集相關數據。五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統計監測,通過風險評估、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核查檢查等方式,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三、強化要素資源集聚,加快提升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是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打造良性可循環的產業生態,緊扣河南自貿區的產業資源和產業發展規劃,全方位打造航空運輸、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實體經濟。二是放松人才流動限制,簡化簽證辦理流程,放寬簽證政策,對境外優秀人才出入境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關方式,探索口岸落地簽證、長期居留許可、延長簽證等方面的便利政策。三是創新外資監管,落實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監管制度定位。
四、強化數字技術管理,搭建數據共享創新服務平臺
一是注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與普及,應用、推廣“電子商務網絡”,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公共信息的交流共享。二是運用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經網絡等數字技術,建立統一聯網監管系統,實現跨境投融資的資金動態管理和用戶畫像實時管控,提高通關效率。三是基于數字系統技術實現審核口徑在線協同管理,減少企業通過不同方式重復提交材料,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管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