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創新力和輻射最廣泛的經濟核心增長極,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9.2萬億元,增速9.7%,GDP占比38.6%?!笆濉逼陂g,我省數字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年均增速超過14%,對GDP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50%。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整體規模1.6萬億元,增速8.2%,GDP占比29%。盡管發展迅速,但我省數字經濟在總量比重、產業數字化發展等方面,落后于湖北、山東等周邊省份。
一、存在問題
?。ㄒ唬祿Y源管理協同難度大。我省各部門根據各自的業務分別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信息系統和數據,系統多、標準多、業務環節多、數據底數不清。部門之間系統聯動少,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難度大,社會數據和政務數據相互獨立,尚未形成聯動效應,直接影響“一網通辦”工作效能和“放管服”改革成效。
?。ǘ底纸洕a業發展不充分。我省高端芯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缺少龍頭企業、高端研發機構,技術、資金、研發集聚優勢不夠強勁,產業結構不均衡,難以形成完整產業鏈和較大產業規模。傳統產業數字化進程緩慢,尚未形成系統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ㄈ祿亻_發利用不足。我省數據要素市場化缺少前沿性探索實踐,尚未出臺數據要素相關法規制度,尚未掌握數據要素相關底數和供需清單,市場模式、數據確權、支撐技術、系統平臺等缺乏發展規劃,尚未開展有效實踐。
?。ㄋ模底旨夹g領軍人才緊缺。我省缺乏高端數字經濟研發機構和實踐平臺,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不足,人才引進政策和配套措施精準性、吸引力不強,對數字經濟高端人才及團隊重視不夠,引進和培育人才的軟硬環境亟需改善。
二、幾點建議
?。ㄒ唬┩晟茢祿⒎?,建立數據共享協同機制。在剛剛出臺的《河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基礎上,加快制定《河南省數據條例》等相關法規,強化數據標準、治理、安全、應用等方面的閉環管理,理順全省數據共享協同機制,實現數據信息“一網統管”,提升數字政府建設和“一網通辦”效能,打造數字經濟高效發展所必備的“數據通、業務通、系統通”政務環境。
?。ǘ┘訌娬咧С?,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落實企業減稅降費、土地支持政策,加大數字經濟專項資金扶持力度,降低數字化基礎設施使用成本,建設中部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積極引進首都外遷央企總部和大型互聯網企業,支持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芯片制造等產業發展,強化和延伸基金、外包、配套產品等產業鏈,不斷提升產業園區產值規模和創新能力。依托黃河牌服務器、黃河飛天云等自主品牌,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數字產業體系。
?。ㄈ┮幏侗O管流通,建立數據信息交易中心。通過政府監管、市場運作的方式,加快我省數據信息交易中心立項審批建設,加大數據要素流通制度供給,構建標準規則體系。依托數據信息交易中心統籌數據要素交易和管理體系,建立統一的數據市場綜合監管機構。梳理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數據供需清單目錄,加大培養數據要素市場主體,依靠市場實現自由定價,為供需雙方安全高效交易提供保障。
?。ㄋ模┐罱ǜ叨似脚_,建立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支持國內名校、頂尖研發機構、大型科技企業在我省建立分校、分支機構和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核心技術,圍繞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等核心產業開展前沿創新,搭建創業平臺,“筑巢引智”,確保引得來、留得住。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兼通的復合型人才,深化政產學研跨界合作,強化數字經濟領域應用型人才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