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作為創新的重要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實現“兩個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需要民營企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以創新推動民營經濟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議:
一、鼓勵民營企業加強科技創新
完善民營企業創新投入激勵機制,鼓勵民營企業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自有資金投入,增加研發投入總量;落實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優惠政策、普惠性研發補助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建設各類研發機構,采取前期資金投入、以獎代補、后期補助等方式,對民營企業技術研發給予扶持;鼓勵并推薦有條件的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企業兼并收購境外創新資源;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參與省實驗室建設,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和高端產品。
二、支持民營企業加快協同創新
堅持應用牽引、問題導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共生耦合。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市場化方式,向民營企業開放各類創新資源,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支持行業龍頭民營企業牽頭組建產業鏈聯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創新聯合體,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簡化民辦非企業單位備案程序,明確新型創新主體身份,鼓勵新型創新主體以民辦非企業或公司化模式運行。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圍繞大企業需求進行技術攻關,實現配套創新,通過原始創新或消化吸收先進技術再創新,掌握“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獨門絕技”。設立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對民營企業改造升級進行補貼。
三、強化對民營企業的人才支撐
通過單設人才類別、單列分配指標、單置選拔條件、一事一議等創新辦法,幫助民營企業引進培養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其他緊缺人才。鼓勵支持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商會協會組織建立高端人才共享平臺,由平臺統一聘用、協調高端人才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建立健全與創新導向相匹配的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民營企業人才投入的扶持力度,對民營企業引進和自主培育人才給予政策傾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與民營企業的雙向流動,引導優秀人才向創新一線集聚。探索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模式,推行“企業+院?!钡挠唵闻囵B模式、“企業+實驗室”的合作培養模式,按需培育和儲備一批高技能產業工人。
四、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家作用
建立健全優秀民營企業家培養機制,加大宣傳推廣和教育培訓力度,不斷增強民營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打造一批具有高科學素養、高水平戰略和創新意識的創新型民營企業家隊伍。設立河南省“民營企業家日”,定期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表彰有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鼓勵民營企業家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在企業創新道路上發揮好把方向、定決策、抓落實的作用,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