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是人民政協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在中共河南省委領導下,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協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以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為突破口,加強總體設計,全面貫徹落實,有力提升了市縣政協整體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政協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
一、制定剛性舉措,牽住解決“兩個薄弱”問題的“牛鼻子”
省委常委會會議第一時間傳達學習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強調要站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升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高度,切實解決好市縣政協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推進新時代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有17個省轄市、1個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157個縣(市、區),基層政協組織相對較多。近年來,各市縣政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但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全國政協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協圍繞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制定涵蓋4個方面、15項具體問題的調研提綱,成立5個由黨組成員帶隊的調研組,到各市進行調研,所有縣區政協都參加了座談會,做到調研走訪、聽取意見全覆蓋,切實摸清情況、找準問題。通過調研深刻認識到,市縣政協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中,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問題。一是縣級政協編制較少,“一人委”普遍存在。二是一些轉崗同志占用政協編制。三是一些同志不熟悉政協工作,業務能力需要提高。四是職能定位不清晰,習慣用行政方式做政協工作。我們認真研究、提出建議,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省委。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把解決人員力量不足問題作為夯實市縣政協工作基礎的重點來抓。省委以文件形式進行轉發,要求各級各部門抓好落實。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省委召開政協工作會議,印發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了加強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十二項制度措施,提出將市縣黨委抓政協黨建工作情況列入年度綜合考核、納入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落實鄉鎮政協工作召集人制度,明確委員參加政協活動視為同等工作量,探索建立縣級政協專門委員會聯合辦公機制,拓展基層委員之家、委員工作室凝聚共識功能,探索在縣級政協建設“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等剛性要求,為解決“兩個薄弱”問題打開了突破口、明確了發力點。各市縣積極行動,結合實際狠抓落實。
二、堅持多管齊下,打好加強市縣政協人員力量的“組合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事靠人為,事在人為。我們緊盯市縣政協人員力量薄弱問題,通過多種途徑著力推動解決。一是把班子配強。市級政協和有條件的縣級政協設立機關黨組,增設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配齊縣級政協秘書長,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優化班子結構。二是把編制擴增。通過成立信息中心、委員履職服務中心等方式,增加人員編制。三是把機構建好。進一步健全完善委員聯絡機構,市縣政協適當增加專委會。指導縣級政協探索成立專委會聯合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切實解決“一人委”問題。四是把外力用活。明確鄉鎮專職黨委副書記兼任政協工作召集人,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召集人制度成為縣級政協工作力量的有益補充。在選調生、大學生村干部使用上,向基層政協傾斜,拓展了人員力量來源。
三、聚焦政協協商,搭建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大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我們從創新方式方法、搭建平臺載體入手,引導市縣政協聚焦協商職能,實現雙向發力。一是扛牢責任,抓好協商主業。要求市縣政協把精力放到協商上,每年除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以外,至少安排4次專題協商活動。目前,市級政協每月、縣級政協每季至少開展一次協商活動,已成為常態。二是把準定位,搭好協商平臺。大力推進縣級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建設,創設“相約星期三、民情大家談”等特色載體,讓政協委員、基層群眾、相關利益主體與有關部門面對面協商,使縣級政協參與基層治理更具成效,助推推廣城鄉“一元”公交車經驗,解決車輛違停治理、中小學生午餐午休管理等問題。三是明確主旨,推進雙向發力。大力建設書香政協,通過線上書吧、線下讀書懇談會等形式開展委員讀書活動。指導市縣政協加強對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群眾的思想政治引領,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活動,形成學思論壇、政協大講堂、身邊人講身邊事等學習品牌。強化委員之家、委員工作室凝聚共識功能,面向群眾開展學習教育、政策宣講、交流聯誼、解難紓困等工作。市縣政協通過開展“同心雙月談”活動,建立“雙向走進”機制,設立“委員接待日”、“界別活動日”等形式,拓展了凝聚共識新渠道。
四、完善制度機制,構建市縣政協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助推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機制。我們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市縣政協工作向高質量邁進。一是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把貫徹落實中央意見情況納入全省性督查檢查考核計劃。省委在對各市黨委2019年度考核中,對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進行考核,省政協機關干部參與考核工作。在省委2019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述職評議中,將抓政協黨建工作情況作為省轄市黨委書記述職報告內容,進行現場測評。按照省委做法,各市黨委也對縣區進行了考核和述職評議。二是完善協商工作機制。制定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的意見,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和工作辦法,引導市縣政協堅持調研于協商之前,把互動作為必要環節,增強協商實效。從省到市縣全部實行了黨委、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領辦重點提案,大部分市縣將提案辦理結果納入政府部門目標考核,打通協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三是完善政協理論研究機制。發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河南研究中心作用,圍繞縣級政協發揮凝聚共識職能、黨內外委員比例、專委會設置等課題開展研究,形成了35份理論成果。人民政協理論進省市縣各級黨校工作作為制度性安排予以落實,并開始實施。四是完善市縣政協工作指導機制。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市縣調研指導或助推解決有關問題。省政協和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分兩輪,為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市縣政協領導班子、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宣講中央、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建立面向市縣政協的“四培訓一交流”機制,組織市政協新任領導輪訓、機關干部業務培訓、專委會對口培訓、抽調干部以干代訓,召開省轄市政協主席座談會、秘書長座談會,總結交流黨建+雙聯、專班工作機制、訂單式監督等基層政協工作經驗。五是完善協同調研、聯動協商機制。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脫貧攻堅、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疫情防控、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問題,聯合市縣政協開展調研協商。指導市縣政協就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點任務,開展聯合履職活動,更好發揮政協系統整體效能。